形态描述
外部形态 基部宽阔,能牢固地固着,其宽度超过柱体直径。
柱体体形多少易变,高大于宽或呈低矮柱型。沿海个体的体壁上附有外来物和沙粒,而潮下带标本的体壁上则无这些外来物。柱体的上端有发达的胸壁和一个很短小的领部,领区处有一深窝和一个狭小而纤细的头部,以此与柱体区分开。柱体体壁上有许多明显或略清晰的灰白色或呈黄白色的疣状突起,但有时模糊,难以看清。当疣状突起明显时,在体壁上呈纵行排列。疣状突起列起自胸壁止于基部。内腔疣可达基部,而外腔疣只达柱体中部。
体的基本颜色是草黄色,杂有不规则大小的奶油色斑点。头部无色近透明。柱体体壁光滑,结构细致,透过体壁能见体内隔膜系,但当体强烈收缩时,这种情况就不存在(即见不到隔膜系)。
口盘宽阔,呈卵圆形或圆形,从触手到口区有一宽阔的围口区。口盘呈奶油色或粉红色,触手的基部呈较浅的奶油色,口的两端各位有1个呈粉红色的水管。
触手呈短粗形,约80个中等大小,按10的倍数排列,以10,20,40,80等(排列)。
柱体体形多少易变,高大于宽或呈低矮柱型。沿海个体的体壁上附有外来物和沙粒,而潮下带标本的体壁上则无这些外来物。柱体的上端有发达的胸壁和一个很短小的领部,领区处有一深窝和一个狭小而纤细的头部,以此与柱体区分开。柱体体壁上有许多明显或略清晰的灰白色或呈黄白色的疣状突起,但有时模糊,难以看清。当疣状突起明显时,在体壁上呈纵行排列。疣状突起列起自胸壁止于基部。内腔疣可达基部,而外腔疣只达柱体中部。
体的基本颜色是草黄色,杂有不规则大小的奶油色斑点。头部无色近透明。柱体体壁光滑,结构细致,透过体壁能见体内隔膜系,但当体强烈收缩时,这种情况就不存在(即见不到隔膜系)。
口盘宽阔,呈卵圆形或圆形,从触手到口区有一宽阔的围口区。口盘呈奶油色或粉红色,触手的基部呈较浅的奶油色,口的两端各位有1个呈粉红色的水管。
触手呈短粗形,约80个中等大小,按10的倍数排列,以10,20,40,80等(排列)。
大小
测量(毫米) 沿海标本大小为:基部直径为30—50,潮下带较深水标本的大小为:基部直径为88—140或更大些。其柱体高均在80—100以上。柱体直径一般小于基部直径。
国外分布
分类讨论
此种在黄渤海数量很多。几乎与细指海葵Metridiam在相同海区出现,有时采集者误将两种混为一种,都称“红海葵”,其实两者是很容易区别的。本种以较粗糙的体壁,触手以10的倍数排列,数少(约80个)而短粗和无壁孔与枪丝而区别于细指海葵(Metridium)。
标本信息
采集地 黄海,北纬33°—34°,东经120.8°—124°,水深80米,底质为粉沙质泥。有时在河口发现,沿海(黄渤海及东海舟山)高潮线处,底质为岩石和碎贝壳等物。